“中华上下五千年”这个观念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,在我们的认知里,华夏文明自黄帝时期到现在,已经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悠久历史,比如刚刚申遗成功的良渚遗址,距今就有5300年至4500年之久,足以印证文明的浩瀚。但是在科学计算法中对历史的确认,不能靠神话传说,而要讲求实际的文物证据,最重要的是文字。夏朝是中华第一王朝,虽然考古已经挖掘过其晚期遗址,但由于没有出土相关的文字说明,因此夏朝一直不被西方学者所认可。然而这种局面或许要被打破了,因为河南出土的这一批文字考古价值极高,华夏历史很可能还能再加3000年。
一直以来,我们认为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,甲骨文出土于殷墟,距今3600多年,已被证明属于上古汉语,而不是外来语系的变种。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,仿佛突然出现一般,但是我们知道文字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,那么甲骨文必定存在前身文字,也就是上古汉语的源头。
展开剩余66%上世纪60年代,考古队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发现了贾湖遗址,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,专家利用碳-14方法测算其距今约9000-7500年,比黄帝还要早几千年。而且贾湖并不是普通的先民部落,而是一座类似城邦的巨大遗址: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,证明笛子最早起源于中国;蚕丝蛋白残留物的出土,证明中国是世界首个发明蚕丝和利用蚕丝的国家;酿酒坊的出土更是惊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。
然而,贾湖遗址最令人震撼的出土文物却是贾湖刻符,即刻画在龟甲、骨器、陶器等文物上的远古文字符号,共发现17个字符,其中有近似于甲骨文中的“日”、“目”等的符号,还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,经碳-14测定距今有7762±128年之久,大约8000年。有些比较严谨的学者认为,虽然这些符号是古人有意识刻画的,但还不能确认为文字,只能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。
但是贾湖刻符与甲骨文却有着惊人的相似。
其一,书写工具相同,都是以利器刻于龟甲之上;其二,刻符作用相同,众所周知甲骨文本义是占卜,而贾湖刻符亦有占卜之意;其三,造字原理相同,甲骨文中以记叙事理的文字颇多,而刻符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所以,不少学者激动地称贾湖刻符为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。
在此之前,国外主流观点认为,伊拉克在5200年前出现文字之后的2000年,中国才出现了文字,即商代的甲骨文。然而随着贾湖刻符的惊艳问世,这一说法可以被推翻了,因为中国文字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!国外学者不是讲事实吗?不是摆证据吗?贾湖遗址既有城邦规模,又有文字实物,还不能证明华夏历史的辉煌吗?
上古文字主要有两种用途,一是记事,二是抒情,贾湖刻符应该属于第一种,但目前还未被成功解读。不过有文字就有文化,有记载就有文明,既然贾湖遗址先民采用了这种方式去记载某些事物,那么就相当于初步具备了文字需求。贾湖刻符比仰韶文化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符号早一两千年,足以证明它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符号,乃至是世界上都屈指可数的重要文字雏形,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。据此有专家提出在线证劵放大渠道,或许随着贾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,随着更多关于此时期文字的发现,华夏五千年历史或将再增新篇章,改写为8000年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平台_炒股配资平台_联华证券观点